close

內容分享信貸房貸來自sina新聞cn

黨報著名作者揭秘:鄭青原是“更高級”筆名



時代周報記者 李兮言 發自廣州

“任仲平”是《人民日報》的金牌作者,自1993年開設專欄以來,每逢國傢有重大議題或將發生重要轉變時,任仲平都會主動發聲,引領輿論甚至股市漲跌,有網民稱其為中國的“政治讀本”。但任仲平不是一個人,而是《人民日報》評論部的集體筆名,他的誕生,與上世紀90年代初蜚聲國內外的另一著名集體筆名“皇甫平”有著密切聯系。從皇甫平到任仲平,周瑞金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在“任仲平”之前,“皇甫平”無疑是曾經對中國局勢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另一集體筆名,他的東傢,是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

皇甫平引發巨大政治註意力

1991年,時任《解放日報》黨委書記兼副總編輯的周瑞金,聯手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鴻、《解放日報》評論部的凌河,共同署名“皇甫平”,在《解放日報》頭版發表系列評論,《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是第一篇,其後三篇分別為:《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幹部》。四篇系列文章一掃當時輿論上對改革開放欲言又止的沉悶氣氛,激情、鮮明地歌唱改革、鼓動改革,構成瞭名振一時的“皇甫平系列評論”。

“當時,全國不少省市自治區駐滬辦事處人員都接到當地領導人電話,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還派出專人到上海來瞭解皇甫平系列評論的‘發表背景’。特別有意思的是塔斯社,當時蘇聯還沒有解體,塔斯社駐上海記者一定要來采訪,詢問皇甫平是什麼背景?是誰授意的?是不是鄧小平?他們很敏感。”周瑞金對時代周報記者回憶說。

直到汽車貸款易借1992年鄧小平南巡,《解放日報》頭版率先發表題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要講一百年》的署名評論,這場交鋒最終塵埃落定,“皇甫平”的涵義也才為人所知:周瑞金的老傢在福建安溪,閩南話中,“皇”與“奉”讀音相似,“皇甫平”取的是“奉人民之命輔佐鄧小平”之意。

鄧小平南巡之後,全國迎來第二次思想解放,輿論形勢發生瞭根本變化。《人民日報》領導班子作出調整,1993年,周瑞金調至《人民日報》任副總編輯,負責評論宣傳工作。

“任仲平”逢重大節點車貸信貸台北北投車貸信貸必發力

進入《人民日報》不久,領導希望周瑞金再寫一點“像皇甫平”那樣的文章。周瑞金再次創造的筆名最初叫做“任仲文”,取意“《人民日報》重要文章”,後改名“任仲平”,取意“《人民日報》重要評論”。

“任仲平”的大名,建立在《人民日報》的影響力之上。任仲平誕生的最初目的,就是擔當支持中央改革精神的輿論宣傳手。“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定瞭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確立瞭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在這一背景下,我想貫徹中央精神,推動市場化改革的深化,寫一個自由度比較大但是又能體現中央精神的重點評論文章。因此有瞭‘任仲平’系列。”周瑞金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1993年12月22日,適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15周年,“任仲平”首次亮相《人民日報》,發表《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四屆三中全會》的重要評論,用4465字的篇幅闡述“改革的要義、經驗、方法以及未來目標”。

1994年初,“任仲平”發表《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堅戰》一文,影響巨大。該文章是任仲平為 “配合黨中央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框架的重大改革”所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在當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高度評價瞭這篇文章。憑借該文,“任仲平”獲得當年的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自1993年以來,22年間,每逢黨、國傢以及社會有重大事件發生或思想上有重大變化之時,“任仲平”往往都能主動出聲、設置議題。

200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按國際公認標準,我國已走出瞭低收入國傢的行列。對於這一標志性的事件,任仲平以《再幹一個二十年》為題,就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進行論述。此外,在2000年的“思想教育”,2001年的建黨80周年,2005年的“非典”,2008年的“冰雪災害”、“汶川地震”以及“奧運會”,2009年的建國60周年等重要事件節點上,“任仲平”均有發聲。

政治領域之外,人民日報評論在經濟領域同樣發揮重要影響力,中央包括宏觀調控在內的多次重大經濟決策,都會在《人民日報》刊載評論指引風向。在任仲平最新文章《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中,對中國經濟大勢特別提出:“不久前,中國2015年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公佈,6.9%的增速好於預期。雖然仍有人偏好各種版本的中國經濟‘崩潰論’和‘硬著陸’預言,但越來越多人開始以更理性和長遠的眼光,審視中國經濟的‘大勢’。”

繼周瑞金之後,《人民日報》社原社長張研農任“任仲平項目組”組長,他曾將“任仲平”的文章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993年到2003年5月,是初成風格階段,每年一到兩篇。選題上,偏重理論時政的大主題,宏觀的理論性題目比較多。這個階段10年之內,一共寫瞭20篇,平均一年兩篇;第二個階段是2003年至今,“任仲平”的創作進入瞭有規模、有機制、有影響的階段。

鄭青原,一種“更高級”的筆名

黨委機關報一向被視作中國政治的“晴雨表”。周瑞金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說,“文化大革命”之前,《人民日報》堅持一天一篇社論,這個時期的社論並不完全由日報編輯部撰寫,因為涉及中央各個部門具體的指導工作意見,社論常常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起草撰寫,以便能夠起到組織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間,《人民日報》的“晴雨表”作用一度中斷。鄧小平掌舵後,多數情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再過問《人民日報》的社論事宜,轉由書記處與中宣部並該報酌情處理。在這一決策實行之前,據《人民日報》公開資料顯示,鄧小平先後批閱修改過《人民日報》的106篇文章,均為社論與重要評論員文章。鄧小平最後一次修改《人民日報》社論是在1978年。

在周瑞金主持《人民日報》評論部階段,《人民日報》社論及重大評論幾乎都出自編輯部內部之手。周瑞金向時代周報記者回憶,“任仲平”等專欄評論不同於社論,選題擬好經社長、總編審改後就可以定稿,稿子不必送至中央有關部門審查。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皇甫平”“任仲平”為代表的黨委機關報署名重要評論文章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一批黨媒評論撰寫人員從幕後走向前臺,進入外界視線。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雪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筆桿子”文化在很多國傢都有,但中國尤其重視,黨和國傢一直強調宣傳和引導民眾對政策的準確理解。

愈來愈多的集體筆名出現在《人民日報》上,不同筆名涉及的評論領域有所不同,“任仲平”多用於分析重大改革等問題,“仲祖文”一般用來闡述黨建工作,“何振華”則多用於涉藏或涉外評論。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鄭青原”。2010年10月,十七屆五中全會剛剛結束,會議主要內容為籌劃“十二五”規劃。此時,《人民日報》以“鄭青原”筆名連續刊發五篇評論。人民網、新華網轉載媒體報道認為:鄭青原是比“仲祖文”和“任仲平”更高級別的化名或諧音。從語音聯想,“鄭青原”有“正本清源”之意,顯得頗為與眾不同。

“風向標”意義

如今媒體形式的“花頭”越來越多,在新的輿論格局中,《人民日報》副總編兼評論部主任盧新寧曾撰文提出,“人民日報評論已不是一枝獨秀”。在紛紜復雜的輿論場和全球化的媒體語境下,“任仲平”的文章有瞭新的使命:讓黨報的“聲音”最大限度地為世人所接納。

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雪冬表示,作為中央黨委機關報,這些年來,明顯可以看出《人民日報》一直在努力適應社會話語的改變。“語言更活潑生動,表達也更貼近受眾,”楊雪冬說,“與過去的評論員相比,以後的‘筆桿子’會更加專業化。原來的評論可能宏觀敘事多,但現在可能會對具體、微觀的問題關註得更多。評論部的團隊化也是為瞭適應社會的需要,現在需要評論的東西太多樣化瞭,不是一兩個人能做到的”。

隨著國內政務更為透明公開,輿論更為開放,楊雪冬認為,《人民日報》等黨媒已經不再是瞭解中央思想的唯一窗口。但無論怎麼改變,其作為“風向標”的作用依舊存在。

當下中國經濟使用最高頻的詞匯“新常態”,最早出現在2014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的表述中。2014年8月5日至7日,《人民日報》接連三天在頭版位置刊登“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系列評論,包括《經濟形勢閃耀新亮點》、《經濟運行呈現新特征》和《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這三篇文章針對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闡述瞭“經濟新常態”的內容和意義。由此,國內輿論對“新常態”的概念逐漸清晰。

習近平與《人民日報》頗有淵源。習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是在1984年12月7日的第四版,題目是《中青年幹部要“尊老”》。據人民網[微博]2014年的統計文章顯示,從青年時期起,習近平在《人民日報》上共發表過署名文章達75篇,任職中央之前發表17篇。

“黨的機關報確實是代表黨講話。它的社論、重點的評論文章包括署名文章,都應該體現黨中央的精神。黨主張什麼,反對什麼,它是很鮮明的,所以被稱之為‘風向標’、‘晴雨表’。不要說現在有的人不願意看黨委機關報瞭,關鍵時刻,黨報的評論很受廣大民眾註意,因為它傳達瞭中央的精神。”周瑞金說。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1103/09092366098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viationnapt7q 的頭像
    aviationnapt7q

    網購高手

    aviationnapt7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